星期六, 2月 27, 2016

在網路環境中獨立IV: 文摘d (The Culture of Google)

Untitled
系列其他文章連結請見:[link]
〈當Google改變世界〉
這個世界擁有更好的記憶力
…由於網網相連,他們將不斷保持聯繫,也許終其一生都是如此。…他們這輩子會持續在網路上留下足跡,要找到彼此也很容易。
新的公開性會讓我們更有同理心和寬容心,即使是公眾人物的錯誤與弱點,我們都會原諒…Google讓大家都住進玻璃屋之後,誰還敢向那些犯錯的人丟石頭呢?用Google的話來說,我們都是活在beta之中。
Google世代對隱私權的道德觀和期待已徹底改變。…當我們將某些個人資訊公開時,我們替自己下了標籤,讓我們可被搜尋到…

公開是社群的資產。群眾擁有群眾的智慧,若是有人阻擋這些集體的智識,如一個連結、一個餐廳評比,或是一點建議,現在可能會被視為反社會,或至少是自私的行為。
-《Google會怎麼做?》p.305-308

Google的生產哲學:信奉泰勒主義
詳閱  - 〈Google 教會〉《網路讓我們變笨?》(英文網站)
-施密特說:Google「創立時便以科學測量為中心,並企圖對公司所有的任務加以「系統化」。
-「我們試著以資料為導向,嘗試量化一切事物。我們活在由數字構成的世界裡。」(梅爾)
雖然Google的網頁設計看似簡單,有時甚至簡陋至冷峻的地步,但網頁上每一個元件都是經過廣泛的統計和心理研究後才放上去的。Google使用一種稱為「分徑測試」的方式,不停在公司旗下的網站中引進微幅的視覺和功能變化,讓不同的使用者族群看到不同的變化,再比較這些變異如何影響使用者的行為…。…Google仰賴「認知心理學研究」,以達成「讓使用者更有效地用電腦」的目標。 p.167-168

泰勒主義建構在6個假設上(出自《科技奴隸》/波斯曼):
  1. 人類勞動和思想唯一目標(或至少是主要目標是效率);
  2. 使用科技規畫的東西在各個層面都比人類判斷來得優越;
  3. 人類判斷事實上不可靠,因為處處不縝密、不確實,又過度冗雜;
  4. 主觀判斷會阻撓思緒,使其沒辦法透徹;
  5. 無法測量的東西不是不存在,就是沒有價值;
  6. 與一般人相關的種種事最好由專家來引導和進行。 -p.168-169
在Google的觀念裡,資訊是一種商品、一種有用的資源,可以用工業化的高效率流程來採集和處理。我們能夠「存取」的資訊片段愈多,過濾其重要內容的速度愈快,思想生產力就愈高。任何阻撓資訊快速收集、切割和傳播的事物不只會威脅到Google的生意,更會侵犯到Google急欲建構在網際網路上的高效率認知烏托邦。  -p.169

Google的創新生態系統
整理自《Harvard Business Review》(中文版) 2008年四月號

特質效益誰應該師法隱藏的危險

策略

保持
耐性
組成跨越市場的生態系統,藉此取得獨霸地位




  • 使命聲明很宏大、潛在市場龐大的公司
  • 需要一個生態系統,包含互補性產品或服務,本身的產品才可望上市成功者
  • 廣大社群或使用者所做的貢獻,能使本身的產品更有價值者





  • 公司如果短期內績效不佳,可能遭到市場懲罰
  • 耐性較差的對手握特定策略性機來創造營收的速度可能較快,或做得比較好
  • 很難長期留住優秀的年輕人才…
  • 建立支援創新的基礎設施




  • 創造規模經濟和效率
  • 借重第三方創新者之力,迅速增添新產品和功能





  • 盼望在產品反覆研發過程中,將第三方創新者或顧客拉進來共同參與
  • 希望從頭到尾監控創新活動者
  • 生態系統能使資訊的流動達到最佳狀態,並且控制資訊的流動者
    • 即使資訊科技的基礎設施規模小於Google,建立和維護起來也相當複雜且花錢


    延伸閱讀: http://topic.cw.com.tw/google/report.aspx(當科技影響經濟與文化,台灣比美國更有優勢!)

    他篇:a(智能規範, 行為模式)b(上線時的心智模式,網路文化...)c(網路與我們的大腦/視覺)、e(Google)
    在網路環境中獨立V: 教育與對策(上)、(下)

    沒有留言:

    發佈留言

    歡迎您的留言! ^^